作者:管理员 浏览57次 更新时间:2020-12-13 18:02
成年人的压力一半来自工作,而另一半就来自微信群!我们没有被自己的作业逼疯,却被孩子的作业逼疯了。
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,被老师在微信群安排的各种作业、手工、各种点名批评你家孩子,家长表示叫苦连天!
1.为给孩子做手工作业喝掉一整箱可乐
人家都说,女生在外都是文文静静的,一旦回家改作业立马能变成吃人的老虎。
这不,现在这就是典型的,一遍、两遍,为什么错的还是改正不了呢?你在改作业的时候,全小区的人都在同情你!
因为孩子的环保作业,硬生生的喝掉一整箱的可乐,这表妹也真的是够拼了!加油!
为什么每次都是这种奇葩作业,还非得用露露的瓶子。喝掉整箱的露露,学校是和厂家有合作吧!
要不然怎么可能就需要用露露的瓶子呢?这不是给孩子的作业,明明就是给家长的作业啊!典型的要逼疯家长的节奏啊!
除了这类手工作业让家长疯狂吐槽,老师建立的家长微信群布置作业才最为致命。
2.老师要求批改孩子作业,爸爸退出家长群!
前段时间一则视频上了热搜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因为老师经常要求家长批改作业、辅导功课,让家长承担了原本老师的工作和责任。于是,在不堪重负之下,一位爸爸录制短视频,表达了自己的压力。
视频大概意思:“你们上课不用心教,下课让我批改作业,那我要你们干什么?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!
我那么有时间守群消息,我不会自己教吗?
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,就是让我帮忙批改作业。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。
教是我教,改是我改,是谁辛苦?”
消息一出,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,大家都表示:感同身受。
有一位网友表示:宁愿在公司群里被上司点名批评,也不愿意在家长群里被老师艾特,因为你永远不知道,等待着你的群消息是什么,老师会用什么方式“折磨”你。
其实仔细想想的确如此,现如今家长、学生、老师之间的关系越发“畸形”。
孩子学习的责任仿佛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家长身上,每日结束繁忙工作的家长,回家还要承担起“老师”的责任,也没个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。
面对这些情况时,只会把战线拉得更长、作业效率更低,紧接着就会得到老师的批评,给家长增添了巨大的压力。
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,家长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,有苦难言。
家长正常的监督辅导孩子作业是没有问题,可是慢慢微信群已经变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地方,头大!
3.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
10月11日,江西吉安井冈山经开区学校几名家长,因未批改作业被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:“昨晚赚了几百万?”“你这样将来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可悲!”
此事在网上迅速传播,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对当事老师进行批评。
说实话,老师在有100多人的家长群里这么和家长说话,显然对家长缺乏起码的礼貌和尊重,被批评一点都不冤。
对此部分网友对于家长批改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
4.多地发文叫停家长批改作业
澎湃新闻提到:11月10日,辽宁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布《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“十要求”》,其中明确指出,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,严禁家长、学生代劳。
对于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,一律取消职务晋级、评先评优资格,学校校长取消评先评优资格。此举得到不少网友点赞支持。
从2018年至今,已有辽宁、浙江、海南、河北、广东、山东、贵州、广西、山西和陕西等至少十个省份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“叫停”家长批改学生作业。
有的地方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,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。
“家校共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不是出几个文件、几条规定就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。重点还是观念上的转变,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。”
“学校永远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责任方,家庭主要是教育孩子怎么为人处世。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,把握家校共育的边界很重要。
心理学家李玫瑾也曾在微博公开表示,家长批改作业等现象,是学校对于学生家庭生活的一种侵入现象,逐渐将学生的家庭转变成第二所学校,这样的势头必须抑制。